《副项提高(网球)》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 副项提高(网球) 课程编号: 040201075
英文名称: tennis elective course 授课对象:体育教育专业
课程类型:专业方向课 先修课程:网球普修课
学 时:54学时 学 分:3分
课程简介:
网球运动起源于法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被称为“绅士运动”,是一项老少皆宜、富有乐趣的体育活动。网球运动具有力与美结合的击球动作、变化多端的战术打法等特点,极具观赏性和趣味性。经常打网球,可明显改善人体心肺功能,塑造健美体形,全面提高身体素质,打网球是一种娱乐,是一种放松,是一种体育锻炼也是一种智力开发,是一种情绪的宣泄更是情操的陶冶。在高等院校,网球课程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安顺学院网球课程包括文化课程、技术课程及课余训练(教职工网球协会、学生网球协会、网球公选课)三部分。目前,安顺学院每年参加各层次网球课程的在校师生达到400人以上。
本课程师资力量雄厚,其中副教授2人,讲师2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者比例达到70%以上。
建议选用教材:陶志翔主编.网球运动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
主要参考书目:
[1]体育院校通用教材编委会.网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2]特里西·福克纳,邢锡范译.网球[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153-160.
[3]马达弟,等.网球基本技术与战术[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1.
[4]林越英,等.网球入门与提高[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5]姜富生.网球[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2.
[6] 郭立亚. 网球[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7] 保罗·沃德洛著 陶志翔译. 网球压力训练[M]. 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5
考核方式:考试
成绩评定:技术成绩占总成绩的50%,理论成绩占40%,平时成绩占10%。
执笔人:王丽平 编写时间:2014年3月1日
《副项提高(网球)》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教学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本课程通过理论与实践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网球的起源与发展,掌握网球的基本技术战术方法和竞赛裁判工作,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通过教学,对重点教材内容做到“会做、会讲、会教”。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通过网球课的教学过程,在网球普修课的基础上,使学生加深对网球运动的基本技术,战术及网球运动的发展历史、比赛规则和裁判法的学习和掌握。
(二)通过课程实践,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强身健体,促进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培养学生具有团结友爱精神和集体观念,高雅情操,互相帮助的集体主义思想,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及吃苦耐劳作风。
(四)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形成终身体育观的意识。
三、课程的内容与学时分配
章次 |
章 节 教 学 内 容 |
学 时 |
理论 |
实验 |
实践 |
第一章 |
网球运动概述 网球运动的基本知识 |
2 |
|
|
第二章 |
网球球感练习 握拍法及正手击球技术 |
|
|
2 |
第二章 |
复习原地正手击球,学习移动中正手击球和两人对抽练习. |
|
|
2 |
第二章 |
复习正手击球及移动步法,学习原地双反手击球练习。 |
|
|
2 |
第二章 |
复习反手击球,学习反手移动中击球练习。 |
|
|
2 |
第二章 |
学习正手上旋击球技术和复习正反手抽球技术 进行移动步伐练习 |
|
|
2 |
第二章 |
学习反手上旋击球技术和巩固正手上旋击球技术 |
|
|
2 |
第二章 |
网球正、反手击球技术的训练及纠正方法 |
2 |
|
|
第二章 |
复习正反手上旋击球技术和初步学习平击发球技术 |
|
|
2 |
第二章 |
复习正、反手抽球。 学习侧旋发球 |
|
|
2 |
第二章 |
网球发球技术常见错误动作及纠正方法 |
2 |
|
|
第二章 |
复习网球接发球技术 |
|
|
2 |
第二章 |
复习正反手徒手动作 学习正手截击球技术 |
|
|
2 |
第二章 |
复习正手截击球技术 学习反手截击球技术 |
|
|
2 |
第二章 |
复习反手截击 学习网球正反手截击连接练习 |
|
|
2 |
第二章 |
学习网球挑高球技术 |
|
|
2 |
第二章 |
复习网球挑高球技术 网球挑高球技术练习 |
|
|
2 |
第二章 |
学习网球高压球 |
|
|
2 |
第二章 |
巩固高压球技术动作 高压球技术练习 |
|
|
2 |
第二章 |
放小球的概念、意义 学习正手放小球技术 正手放小球练习 |
|
|
2 |
第二章 |
巩固放小球技术动作 放小球技术练习 |
|
|
2 |
第三章 |
单打战术 |
|
|
2 |
第三章 |
双打战术 |
|
|
2 |
第四章 |
编排方法、竞赛组织、裁判方法 |
2 |
|
|
第四章 |
巩固正、反手抽球技术 巩固网前正、反手截击球+高压球技术组合 巩固发球、接发球技术 裁判法的运用 |
|
|
2 |
第五章 |
球性练习 网球单打比赛规则、裁判法的运用 |
|
|
2 |
第五章 |
小场地对打 网球双打比赛规则裁判法的运用 |
|
|
2 |
合 计 |
8 |
|
46 |
第二部分:教学大纲内容
第一章 网球运动概述 (2学时)
(一)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网球的起源、发展、组织机构及重大赛事,激发学生兴趣
2.掌握网球器材相关知识,加深对网球的理解
3.了解网球的教学目标、任务与要求,明确学习目标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网球时应注意的事项
难点:如何根据学员本身特点选择网球拍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网球运动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世界网球运动组织、重大赛事及优秀运动员简介
第三节网球运动的价值和分类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主要教学方法:
(一) 导入:给出情景或提问,引导学生进入主题,激发学习兴趣
(二) 导学:通过提问与讨论,师生共同找出答案,解决问题
(三)强化:教师讲授与总结,明确学习要点,理清学习思路
(四)导出:实践环节:设置案例,启发学生实践性操作
学生问问题,教师回答,通过师生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
(五)主要考核内容
了解网球运动的起源、发展及世界和我国网球运动的发展概况,掌握网球运动的功能。
第二章正、反手击球(14学时)
第一节技术的实践学习(12学时)
(一)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原地正手击球
2.通过复习正手原地击球,巩固正手击球技术,提高击球的稳定性
3.通过学习正手击球移动步法,初步掌握跑动中正手击球的技巧与技术
4.通过步法练习,培养学生的灵活性
5.通过复习正手击球动作及移动步法,提高正手击球质量
6.通过学习反手击球动作,使学生初步掌握反手击球的动作结构、顺序以及击球点
7.通过复习反手击球动作,提高反手击球质量
8.通过学习反手击球移动步法,初步掌握跑动中反手击球的技巧与技术
9.通过复习正反手串连步法移动击球,提高击球质量
10.通过小场地对打,提高控制球能力
11.通过学习正反手上旋球技术,达到掌握该技术的目的
12.通过对技术的钻研,培养不怕困难,精益求精的精神
13.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组织纪律性的教育
14.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控球能力、半西方式握拍,正反手击球动作完整
难点:判断来球时间、击球时机、跑动中正反手击球的技巧与技术、移动步法及步法的串联、正反手上旋击球点的把握
(三)教学内容
1.熟悉球感,学习正手原地击球
2.复习原地正手击球,学习移动中正手击球和两人对抽练习
3. 复习正手击球及移动步法
4. 学习原地双反手击球练习
5.复习反手击球
6. 学习反手移动中击球练习
7.复习正反手串连步法移动击球
8.小场地对打
9.学习正手上旋击球技术和复习正反手抽球技术
10.学习反手上旋击球技术和巩固正手上旋击球技术
11.进行移动步伐练习,提高灵活性素质
12.专项身体素质练习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讲解—示范—领做—模仿练习—纠正错误—重复练习—课后作业
学生问问题,教师回答,通过师生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
(五)主要考核内容
正反手击球技术的达标和技评、以及底线的对抽
第二节正反手技术常见错误及纠正方法(2学时)
(一)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控球的因素
2.掌握正、反手击球常见错误及纠正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观察正、反手击球常见错误
难点:能够采用正确有效的纠正方法
(三)教学内容
1.正反手基本技术动作
2.击球的控制
(一)旋转(二)方向(三)速度(四)深度(五)高度
3.建立正确的正、反手击球概念,培养动力定型
4.球感对网球正、反手击球技术的影响
5.正、反手击球常见错误及其纠正方法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主要教学方法:
(一) 导入:给出情景或提问,引导学生进入主题,激发学习兴趣
(二) 导学:通过提问与讨论,师生共同找出答案,解决问题
(三)强化:教师讲授与总结,明确学习要点,理清学习思路
(四)导出:实践环节:设置案例,启发学生实践性操作
学生问问题,教师回答,通过师生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
(五)主要考核内容
正反手击球技术常出现的错误动作有哪些?采用哪些有效的方法给予纠正?
第三章 发球技术 (6学时)
第一节发球技术的实践学习(4学时)
(一)教学目的、要求
1.通过复习正、反手抽球,巩固正、反手抽球动作
2.通过学习侧旋发球动作,使学生初步掌握发球的动作结构、顺序以及击球点
3.通过学习平击发球动作,使学生初步掌握发球的动作结构、顺序以及击球点
4.通过学习发球动作,使学生初步掌握上旋发球的动作结构、顺序以及击球点
5.通过复习发球,提高发球稳定性
6.通过复习反手击球技术,提高连续击球能力
7.通过复习正反手及发球技术,巩固提高学生正反手及发球技术
8.培养勤奋好学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发球时的抛球、发球技术击球点的把握、击球时转体手臂最高点击球,击球后收腹、动作的完整性
难点:击球时机及动作节奏、击球时的鞭打动作
(三)教学内容
1.学习侧旋发球
2.复习正反手上旋击球技术和学习平击发球技术
3.复习正反手上旋击球技术和初步学习上旋发球技术
4.复习发球和反手击球
5.复习发球、正手抽球及反手击直线球和斜线球
6.结合移动步伐练习,提高灵活性素质
7.专项身体素质练习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讲解—示范—领做—模仿练习—纠正错误—重复练习—课后作业
学生问问题,教师回答,通过师生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
(五)主要考核内容
侧旋发球的技评及达标
第二节发球技术常见错误及纠正方法(2学时)
(一)教学目的、要求
1.能够用语言叙述发球的基本技术
2.理解发球的三种类型
3.掌握发球技术各个环节常见错误动作及纠正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观察出三种发球常见错误动作
难点:能够采用正确有效的纠正方法
(三)教学内容
1.发球基本技术
2.发球技术动作分类
3.站位中存在的错误动作及纠正方法
4.抛球中存在的错误动作及纠正方法
5.球拍后摆中存在的错误动作及纠正方法
6.击球时存在的错误动作及纠正方法
7.击球后的随挥动作中存在的错误动作及纠正方法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主要教学方法:
(一) 导入:给出情景或提问,引导学生进入主题,激发学习兴趣
(二) 导学:通过提问与讨论,师生共同找出答案,解决问题
(三)强化:教师讲授与总结,明确学习要点,理清学习思路
(四)导出:实践环节:设置案例,启发学生实践性操作
学生问问题,教师回答,通过师生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
(五)主要考核内容
1.怎样发侧旋球、平击球、上旋球?这三种发球的不同点?这三种发球的要点。
2.正反手击球技术常出现的错误动作有哪些?采用哪些有效的方法给予纠正?
第四章 接发球技术 (2学时)
(一)教学目的、要求
1.认识网球接发球的理论知识
2.掌握接发球技术及提高发球质量
3.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接发球的引拍动作
难点:击球时机
(三)教学内容
1.学习网球接发球技术
2.复习网球接发球技术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讲解—示范—领做—模仿练习—纠正错误—重复练习—课后作业
学生问问题,教师回答,通过师生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
(五)主要考核内容
接发球的要点及注意事项
第五章 截击球技术 (6学时)
(一)教学目的、要求
1.通过学习网前正手截击,使学生初步掌握正手截击的动作结构、顺序以及击球点
2.通过复习网前正手截击,提高正手截击的质量
3.通过学习网前反手截击,使学生初步掌握反手截击的动作结构、顺序以及击球点
4.通过复习反手截击动作,提高反手截击的质量
5.通过网球正反手截击连接练习,提高网前的攻击能力
6.巩固正、反手击球动作、正、反手截击技术
7.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组织纪律性的教育
8.注意安全防止学生受损伤
9.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钻研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上步的同时击球、击球点适当靠前,主动迎球
难点:击球时的动作及击球时球、球拍和人体的位置关系,手腕固定,击球和截击的连贯性
(三)教学内容
1.复习正反手徒手动作
2.学习正手截击球技术
3. 复习正手截击球技术
4.学习反手截击球技术
5.复习反手截击
6.学习网球正反手截击连接练习
7.复习正、反手击球,复习截击球技术。
8.专项身体素质练习。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讲解—示范—领做—模仿练习—纠正错误—重复练习—课后作业
学生问问题,教师回答,通过师生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
(五)主要考核内容
截击球的动作技术及要点
第六章 挑高球技术 (4学时)
(一)教学目的、要求
1.学习与了解网球挑高球的技术原理及其在网球球运动比赛中的作用,掌握正手挑高球的技术动作和基本要领
2.通过各种练习, 使85%左右的同学能用正确有效的打出挑高球
3.通过对网球提高球技术动作的复习,提高学生对挑高球技术的灵活运用
4.在练习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移动中引拍、挑高球技术动作的巩固
难点:击球力度的把握及击球点的把握、击球落点要求在底线附近
(三)教学内容
1.学习网球挑高球技术
2.复习网球挑高球技术
3.网球挑高球技术练习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讲解—示范—领做—模仿练习—纠正错误—重复练习—课后作业
学生问问题,教师回答,通过师生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
(五)主要考核内容
挑高球的动作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第七章 高压球技术 (4学时)
(一)教学目的、要求
1.学习与了解网球高压球的技术原理及其在网球运动比赛中的作用,掌握高压球的技术动作和基本要领
2.通过各种练习, 使85%左右的同学能用正确有效的打出高压球
3.通过高压球技术动作的巩固练习,使大多数学生能够在比赛中灵活的运用高压球技术
4.在练习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高压球的击球动作
难点:击球点的位置把握
(三)教学内容
1. 学习网球高压球
2. 巩固高压球技术动作
3.高压球技术练习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讲解—示范—领做—模仿练习—纠正错误—重复练习—课后作业
学生问问题,教师回答,通过师生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
(五)主要考核内容
高压球的动作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第八章 放小球技术 (4学时)
(一)教学目的、要求
1.通过学习正手放小球,使学生初步掌握放小球技术及应用
2.通过放小球技术动作的巩固练习,使大多数学生能够在比赛中灵活的运用放小球技术
3.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精神
4.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善于思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整个击球过程拍面隐蔽性(准备、引拍)、放小球技术动作的巩固
难点:过网高度要削切高度一致,回球落点发球线内反弹球尽量低并不在向前
(三)教学内容
1. 放小球的概念、意义
2. 学习正手放小球技术
3. 正手放小球练习
4.巩固放小球技术动作
5.放小球技术练习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讲解—示范—领做—模仿练习—纠正错误—重复练习—课后作业
学生问问题,教师回答,通过师生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
(五)主要考核内容
放小球的动作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第九章网球比赛战术(4学时)
(一)教学目的、要求
1.通过组合技术的练习,提高各项技术的实战应用能力
2.通过学习单打策略,提高底线、中场、网前单打战术的运用能力
3. 通过学习双打策略,提高双打战术的运用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网球单双打战术
难点:战术运用的时机
(三)教学内容
1.巩固正、反手抽球技术、网前正、反手截击球+高压球技术组合、发球、接发球技术
2.单打策略:高成功率网球打法,底线、中场、网前策略
3.双打策略:高成功率双打策略,半场及底线双打,双打攻防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边比赛边讲解
(五)主要考核内容
单双打战术及运用时机
第十章 编排法、裁判法(4学时)
第一节 编排法、裁判法的理论知识(2学时)
(一)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竞赛组织及裁判法,提高学生对比赛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网球竞赛规则、计分表的填写
难点:竞赛编排方法重点、犯规判罚方法
(三)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网球竞赛组织
一、竞赛规程的制定 二、赛程表的制定 三、竞赛编排方法 四、赛会组织
第二部分:网球裁判法
一、主裁判职责及临场操作程序 二、司线员的分工与职责 三、司网员及拾球员的分工职责 四、拾球员的主要工作职责 五、裁判员、司线员及拾球员的位置图
六、记分表的填写方法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一) 导入:给出情景或提问,引导学生进入主题,激发学习兴趣
(二) 导学:通过提问与讨论,师生共同找出答案,解决问题
(三)强化:教师讲授与总结,明确学习要点,理清学习思路
(四)导出:实践环节:设置案例,启发学生实践性操作
学生问问题,教师回答,通过师生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
(五)主要考核内容
什么情况下判犯规、司线员的手势、比赛编排及组织
第二节 编排法、裁判法的运用(2学时)
(一)教学目的、要求
提高学生对网球比赛编排法及裁判法的运用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网球竞赛规则、计分表的填写
难点:竞赛编排方法重点、犯规判罚方法
(三)教学内容
编排法的运用及计分表的填写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教学比赛法
(五)主要考核内容
什么情况下判犯规、司线员的手势、比赛编排及组织
第十一章 比赛规则的运用(4学时)
(一)教学目的、要求
1.通过球性练习,提高球感
2.通过教学比赛使学生对网球单打比赛有初步了解
3.通过小场地对打,提高控制球能力
4.通过教学比赛使学生对网球双打比赛有初步了解
5.通过教学比赛使学生熟练掌握比赛规则及裁判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比赛规则
难点:记分方法
(三)教学内容
1.球性练习
2.小场地对打
3.网球单打比赛规则
4.网球双打比赛规则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边比赛边讲解
(五)主要考核内容
裁判法中关于主裁的实际操作及运用
第三部分:补充说明
(一)本课程的主要特色介绍
网球课程注重学生网球教学能力和网球社会指导员能力的培养,除运用一般的教学方法外还将运用因材施教法,分组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以及微格教学法,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为了克服场地少,将采用绳子分割法,加大场地的利用率。同时加强教学实践环节与科研环节,开展学术研讨,实行开放式课堂的建设,定期进行“网球实习”课堂的活动,组织学生收听和观看有关音像资料和田径比赛,提高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感性认识。建设和完善学生网球俱乐部,学生在课后进入俱乐部,使所学的知识、技术进一步巩固提高,使学生在俱乐部内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团结竞争的氛围。全校学生对本课程教师的教学效果的整体评价表明,教师理论知识丰富,技术基础扎实,教学方法手段丰富,针对性强,整体教学效果好。
(二)教学方法、手段方面
网球课程于2010年开设,主要有网球普修课、副项选修课以及公选课,普修课每年约有100多人,副项选修每年约有100多人,网球公选课每年约有100多人。自开设3年来,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及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课程主讲教师王丽平副教授带领课程团队致力于本课程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在教授基本的网球运动技能与战术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网球教学能力和网球社会指导员能力的培养,突出网球运动的健身价值和社会交往价值,强调人文素质教育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在提高学生网球技能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将先进的科研成果运用于教学中,始终将锻炼与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放在教学的首位。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趣味性及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中除运用常规的完整示范法与分解讲解法、巡视纠正错误动作法、总结法外,我们还运用了因材施教法,分组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以及微格教学法,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课上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试教并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到社会上当网球教练,让学生知道怎样学技术,进而达到教的目的。为了使教学生动形象,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将各种错误动作总结,以课件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更加体会规范的技术动作,全面普及多媒体教学,制作电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