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少数民族体育训练基地建设的基本情况
我校于2008年11月被授予贵州省少数民族体育训练基地,至今已有六年的基地工作经验,按照省级民族体育基地建设要求,我校以贯彻落实《贵州省少数民族体育基地评估标准》为契机,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工作方针,通过总结、自查、整改和建设,少数民族体育训练基地工作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管理队伍进一步优化,教学科研水平进一步提高。目前基地拥有一支健全的领导班子,一支实力较强的教学团队,一支吃苦耐劳的教练员队伍,确定了六个训练项目(射弩、板鞋竞速、高脚竞速、押加、陀螺、表演项目)为重点训练项目,拥有一支200余人的训练队伍,购置了训练设备,制定了完整的训练方案、管理制度。近几年来我校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开展成效显著,2010荣获“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先进单位”。
二、建立基地工作领导小组
根据《贵州省少数民族体育基地管理办法(试行)》、《贵州省少数民族体育基地评估标准》(黔民宗发〔2005〕12号)精神,为确保我校省级民族体育基地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更好的开展民族传统体育工作,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精神,成立民族传统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具体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王芳恒 (安顺学院副院长、教授)
副组长:邓文红(安顺学院体育学院院长、教授)
孙 黔(安顺学院体育学院党总支书记)
支 敏(安顺学院教务处处长、教授)
殷红敏(安顺学院学生处处长、教授)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办公室主任:林金茹(安顺学院体育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成 员:李 亮 韩志敏 李 翀
教 练 组长:邓文红(兼) 罗 勇(兼)
教练组成员:蔡 军 刁 鸥 刘建国 李德斌 罗 勇
蔡 烈 陈晓滇 张 驰 金 钊 汪 玮
林金茹 李 翀 刘 宁
三、配备实力较强的教练员队伍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确定表演项目、射弩、陀螺、高脚竞速、板鞋竞速、押加等为重点项目,按照基地建设标准配备了一支由市体育局专业教练和体育学院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业务工作的骨干教师组成的实力较强的教练员队伍,确保基地训练工作的顺利进行。
项 目 |
教练(编导) |
指导教练 |
射 弩 |
蔡烈(副教授)、李翀(副教授) |
孙 安 |
高脚竞速 |
金钊(讲师)、林金茹(副教授) |
|
板鞋竞速 |
李德斌(副教授)、邓文红(教授) |
|
押 加 |
陈晓滇(副教授)、刘宁(副教授) |
|
陀 螺 |
罗勇(副教授)、刘清德(讲师) |
|
蹴 球 |
张 弛(讲师) |
|
民族健身操 |
蔡军(副教授)、汪玮(讲师) |
|
表演项目 |
蔡 军(副教授) |
王 华 |
刘建国(副教授) |
刁 鸥(讲师) |
四、购置训练器材,确保训练成效
场地器材是进行训练的有效保证,以重点项目为主,我校建有专门进行射弩训练的射弩场馆,按要求根据需要及时购置更新相应项目训练所需器材以及训练辅助器材,保证训练工作的正常进行。
五、经费保障和制度建立
1、规范经费管理。设立“安顺学院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基地”工作专项经费,严格实行基地经费预决算。2009年以来投入累计30万元。资金的支出根据经费预算,具体由基地办公室负责,专人申请,领导签批,确保基地经费用于购置器材、训练、竞赛工作和带训教师、运动员的补助,做到专款专用。
2、健全制度。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民族传统体育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制定了《安顺学院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管理制度》、《安顺学院民族传统体育工作计划》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和工作计划,保证我校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在我校宣传部、团委、计算机中心等部门的配合下,利用校园网、校广播站、校报、校运会等形式,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宣传,力求将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融入到学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不断扩大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力,弘扬民族文化,力求为传承与发展民族传统文化作贡献,为维护民族团结稳定做贡献。
六、不断普及民族体育活动
1、按照《关于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将民族传统体育引入我校本、专科教学计划,培养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人才,力求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工作落到实处。并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我校公共体育课堂,丰富体育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传承优秀民族民间文化,促进素质教育和办学水平的提高。我校已于2008年11月被安顺市民宗局、教育局、文化局、体育局命名为:安顺市首批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示范学校”(安市民宗字[2008]76号)。
2、为满足学生民族传统体育锻炼的需要,学校充分利用现有的体育运动场馆、器材对全校学生实行(双休日)全时段开放,并结合多种赛事,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热情,做到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校内外的各种民族传统体育竞赛和锻炼活动,如,每年春季召开一年一度学校田径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秋季开展单项民族传统体育的趣味、竞赛活动,并在学校课外活动中安排专职教师对学生进行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指导和训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族传统体育融入了学校课内外体育活动中,如跳绳、踢毽、板鞋竞速、高脚竞速、陀螺、押加等,更好的丰富了校园活动内容,提高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基本形成了“月月有比赛、天天有训练”的民族传统体育锻炼氛围,参加的学生人数达到全校学生人数60%以上。
3、我校表演项目能够在每年苗族、布依族“四月一”和“六月六”的重要节日上得到表演,获得赞誉。
七、严把专项训练工作关
1、为了确保民族传统体育工作有序进行,年初制定学校民族传统体育工作计划、课外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计划、各单项训练队训练计划、比赛计划等工作计划,年中每个学期都会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由学校领导或市体育局领导牵头的检查、指导工作,年终及时对各项工作进行总结,认真总结成绩,找出不足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和方法,确保我校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的实效性。做好对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的各项材料收集、整理、完善、归档工作,确保材料的完整性。
2、各单项训练队每周安排3次以上的训练,每次训练时间为2小时以上。
3、表演项目训练队具有创新精神,下大力气,进行田野调查,搜集资料,挖掘利用珍惜民间瑰宝,拥有一支60余人的训练队。
八、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
我校训练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民族项目比赛,2009年9月参加在兴义市举办的贵州省青少年射弩锦标赛,2010年9月参加贵州省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2011年10月参加全国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2013年9月参加在六盘水举办的多彩贵州民族健身操邀请赛;2014年9月参加全国全民健身操舞大赛总决赛(贵州分站赛);2014年10月参加全国全民健身操舞大赛总决赛(青岛);2014年10月代表安顺市参加贵州省第八届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3个表演项目和7个竞技项目比赛。2015年4月参加在鄂尔多斯举办的2015全国射弩邀请赛,2015年8月参加在鄂尔多斯举办的全国第十届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射弩项目和表演项目。
积极筹备单项邀请赛,2013年6月中旬由我校承办全国.贵州.安顺射弩邀请赛并组队参赛,我院学生组成的贵州四队(安顺一队)、贵州五队(安顺二队)分别荣获全国.贵州.安顺射弩邀请赛团体一等奖、二等奖;取得标准弩跪姿女子组二等奖,立姿二等奖、三等奖;标准弩跪姿男子组三等奖;立姿三等奖。
九、表彰与奖励
由于我校在民族体育工作方面成绩显著,2010年9月被评为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先进单位,刘清德老师多年从事民族传统体育工作,成绩突出被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
十、参与民族传统体育科研工作
科学研究工作是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传统体育工作快速发展的重要部分,进行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科研活动可以积极推进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促进了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的深入发展。我院重视民族传统体育科研,近几年我院教师结合安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情况积极进行民族传统体育科研项目的研究,完成《黔中民族、民间体育调查与研究》、《屯堡民间体育调查与研究》、《体育旅游与休闲》等课题,在国内有关刊物上发表民族传统体育的科研论文15篇,《安顺鲍家拳传承现状及拳谱整理研究》成功申报贵州省屯堡文化研究中心2014年度基地项目。